每到冬天,有很多女性朋友会遇到一个头疼的问题:寒!
小腹冷痛,月经失调,大姨妈一到就痛得死去活来;还经常伴有畏寒怕冷、腰膝酸软、手脚冰凉等问题……而宫寒,就是造成女性体寒的“元凶”!
中医里的宫寒是指胞宫寒凉,胞宫的范围不仅仅指子宫,还包括卵巢、输卵管等多个器官。
简单4步教你如何判断宫寒
①望——经血颜色是黯黑、白带是色白清稀,而且面色黯黑或苍白无华,舌色黯淡,舌苔白且水滑。
②闻——白带带有腥味。
③问——痛经、黄褐斑、性冷、且月经延期甚至闭经、腰膝酸冷、四肢不温。
④触——小腹的温度较低。
宫寒有三度,你是哪一类?
“宫寒”的症状包括:
1、白带量多、清稀;
2、月经紊乱、月经量减少、颜色暗红或者色黑,并且经常出现痛经;
3、性冷淡、易流产或不孕;
4、小腹不温、坠痛,四肢冰凉,肥胖,特别是小肚子突出,腰围难减,常出现眩晕;
5、气色差、面色蜡黄、易长黄褐斑;
6、困倦腰痛、或腰部酸软无力,面色晦暗、眼睑肿胀。
● 满足以上所述的第1、2两种症状的为一度“宫寒”;
● 满足第1、2两种症状及后面任意一项症状的为二度“宫寒”;
● 满足第1、2两种症状及后面任意两项症状以上的,则为严重的三度“宫寒”。(内容参考广东中医药)
根据上述大概的症状,可以了解自身的状态,相应地给予重视和干预。在中医的治疗和调理上,医生会对病情有大概的把握,用药方面也会因人而异。
冬天如何调理宫寒?
宫寒的人冬天会特别难熬,不仅身体怕冷,一些人还会出现痛经加剧,月经不调的现象。此时调养,最理想的莫过于艾灸!
艾灸可以温通经络,调整气血,灸疗时艾热的纯阳特性,通过渗透肌肤穴位进入经络,把风寒湿热排出体外,补益元阳。
在中医师的指导下对选用穴位艾灸,往往可以取得温煦局部、通调经络的效果。
为了帮助更多女性朋友在冬天调养宫寒问题,李良济理疗馆推出女性调理(推拿+艾灸)、铺姜灸等冬季调养项目的优惠活动!
女性调理项目包含:中医首次问诊+推拿+艾灸。
中医首次问诊:是由专业中医师,望闻问切,根据您的体质和症状,来制定个性化的调理方案,来针对性的调理。
推拿:推拿的作用主要靠脏腑、冲任督带脉及气血为中心来实现。临床上形成了调脏腑、理气血、和冲任及温经暖宫等妇科常用治疗法,对症推拿可改善下腹部脏器因各种原因导致的供血不足,寒凝胞宫的情况。
艾灸:艾灸可以温煦子宫,祛除寒气,缓解宫寒引起的月经量少、月经颜色发黑、有血块、痛经等症状;由于宫寒气血凝滞,导致局部经络不通,患者可能出现小腹部疼痛、经期不稳定、白带增多等症状,通过艾灸的温热作用,可以帮助气血运行,从而缓解宫寒所致的上述症状。(固始县中医院)
李良济女性调理,艾灸采用温和的木盒灸,大小适中的木盒刚好能覆盖整个腹部,灸到对暖宫非常有利的穴位!艾条的温热缓缓透过皮肤,渗入胞宫,可以改善宫寒引起的不适。
痛经、月经不调、宫寒的女性朋友,还可以试试超火爆的铺姜灸!
铺姜灸是中医传统外治疗法之一,是在人体督脉的脊柱段,上从大椎,下至腰俞穴,施以隔姜艾灸的中医外治法,它涵括经络、药物、姜泥、艾灸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优势。
与传统的艾灸相比,铺姜灸具有2个明显的优势:
一是,铺姜灸面积大,火力足,灸疗时间长,温通力强,效果好。《医宗金鉴·刺灸心法要诀》有云: “凡灸诸病,火必足气到,始能求愈。”
二是,铺姜灸囊括了经络、腧穴、药物、艾灸等多种因素,可以使用艾叶点燃的纯阳之火,通经络。持续点燃、可让艾火的纯阳之气由肌表透达,又因和五脏六腑相互联络能使气血顺通,能回垂绝之阳,理气血,逐寒湿。
铺姜灸不仅可以温暖身体,还能为自己补充阳气,提高体质,特别适合寒、湿、阳虚的人。如果你也是宫寒、怕冷的人,一定不要错过!
流传千年的艾灸,它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养生疗法,它的魅力远不止于此。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,我们常常感到身心疲惫。
而艾灸正是一个让我们慢下来、关注自己身体的好方法。在灸的过程中,你可以静下心来,聆听自己的身体,感受身心的和谐。
疲惫却睡眠不好的人,在灸时,艾绒的温暖,会给您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,让你可以心平气和,安心的睡一觉,弥补身体的缺憾,一觉醒来从头到脚的都暖暖的,身心都能得到充实,实现满血复活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