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吴中多名医,吴医多著述。”苏州是吴门医派的发源地、主阵地,中医药事业发展根基深固,文化氛围浓厚。苏州的中医药企业也致力于深挖资源宝库,探索传承创新之路。
近年来,“中华老字号”苏州李良济结合市民需求,打造“国潮养生”系列产品,以八段锦、医友会、新式理疗等为抓手,关怀覆盖活力青年的日常保健、中老年群体的慢病管控,助力吴门医派在传承创新中不断焕发新活力。

引领风尚+靠前服务
中医药与多元生活交融
B站千万播放量、大学生阳台“锦友会”、公园里随处可见的“锦局”……起源于北宋的八段锦,以“慢运动”姿态逆袭,深受苏州人追捧。每周四上午,李良济相城店都会开展八段锦公开课。在中医师带领下,不少路过的市民自发加入,现场学习。
>>>滑动查看更多
“90后”宝妈杨女士已经跟练三周,常年冰凉的脚心竟有了暖意,她又惊又喜:“原来八段锦还能通气血!”执业中医师梅铁赢告诉大家:“中医养生功法有利于舒展阳气,是药房外的‘天然处方’。以八段锦为例,每一式对应特定脏腑。如‘左右开弓似射雕’疏肝理肺,‘摇头摆尾去心火’平衡阴阳。”
>>>滑动查看更多
功法教学之外,李良济每周还会举办医友会、养生局,提供中医免费问诊、健康咨询、科普讲座,拉近中医药与大众的距离。
“练习功法时,身心合一,正好缓解脑疲劳;医友会上,九大体质辨识、艾灸手法教学、小儿推拿班、节气药膳养生等个性化服务满足大众健康需求。”李良济相关负责人介绍,在快节奏的当下,市民对身心调养的需求与日俱增,李良济正积极打造养生社交空间,让中医智慧与多元生活交融。
>>>滑动查看更多
人文关怀+科技赋能
中医药满足市民新需求
夜幕初垂,李良济相城店依然灯火通明。拔罐、刮痧、针灸……夜门诊内,特色疗法齐上阵。“白天店里忙,所以就晚上过来,很方便。”43岁的徐女士是一家服装店的老板,近来时常觉得肩颈酸痛、手臂酸麻。
为此,李良济中医师为她制定了系统治疗方案,一段时间后,她的病症有了明显缓解。“针对各类痛症,李良济疼痛科可以提供帮助,结合针灸推拿等外治法,有利于保障治疗效果。”执业医师苏鸿凯介绍。
>>>滑动查看更多
隔壁诊室里,智能艾灸机器人吸引了不少好奇的目光。机械臂精准定位,红外温控系统实时调温,既提升疗效,还杜绝烫伤风险。“就像有个老中医在操控机器,温热钻到骨头缝里。”市民吴阿姨赞不绝口。
此前,她刚在一楼做了中医CT体质检测。依托海量的体质数据库,AI脉诊仪5分钟生成个性化调养方案,让“阴虚火旺”“痰湿困脾”这些诊断变得可视化。

今年全国两会期间,“体重管理”冲上热搜,而通过中医疗法控制体重也受到市民的青睐。在李良济国医馆,不少市民朋友前来体验“埋线减肥”,据医师介绍,这是种通过刺激特定穴位精准调节代谢的方式,“我觉得比较健康,不伤身体,朋友做完也有效果”第一次来尝试埋线的陈女士说到。

此外,李良济的轻盈茶、茯湿膏等祛湿饮品也很受年轻人欢迎,这种“中医外治+内调”的“养生减肥风”,现在被翻出了新花样。
>>>滑动查看更多
拓圈传播+联名合作
“中医药+”发展无限可能
“传统中医要焕发新活力,一方面要结合市民健康需求,继承、利用好传统医学;另一方面,要发挥企业优势,积极创新,不断推出便民新举措,贡献吴门中医的智慧力量。”
李良济相关负责人介绍,近年来,李良济以“中医药+”为主题,构建起覆盖食养、文旅、教育等多板块的服务生态。
比如,李良济自创中药茶饮品牌—“良济有方”,竹蔗茅根饮、姜枣牛乳等特色茶饮成为都市养生爆款;狮山市集、洄归市集上,李良济设立中药jellycat、非遗膏方技艺展示、中药香囊制作等体验专区,让中医药文化融入城市烟火气;在亲子健康科普领域,李良济推出了中医药儿童剧本沉浸式体验、踏青识药等丰富多彩的“小小中药师”活动。
>>>滑动查看更多
根植市民的生活日常,促进健康经济发展,李良济还联合社区街道、品牌餐饮、交通服务,推出养生文旅、中药糕点、药膳等联名产品,让市民在互动中感受传统养生智慧,持续推动医养结合新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