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秋老虎异常凶悍!闷热黏腻、口干舌燥......4个食疗方,助您健脾润肺,健康舒适迎金秋
2025-08-27 16:32:50


这个8月,连续一个月的高温,本以为出伏、过了处暑,就会迎来秋高气爽,但高温又来了个回马枪,“秋老虎”来了!


秋老虎,通常活跃在8月底至9月之间。看似延续夏日炎热,实则暗藏秋凉杀机,稍不留心就可能各种不适甚至生病。


此时,热未退、湿尚存、燥初起,人体易出现咽干咽痛、口干舌燥、鼻干甚至鼻出血等外感燥症;咳嗽有痰、声音嘶哑等呼吸道问题;食欲不振、腹胀、便秘或腹泻、口苦口黏等消化道问题。


别慌,初秋注意这4点,精准对抗这波"伪夏天",避开养生误区,掌握中医"打虎"智慧。



1

防高温中暑


根据气象台的最新消息,本周将持续高温,最高温度达37℃以上。因此要注意防暑,应避免长时间日晒,外出时要戴好遮阳帽、口罩,涂抹防晒霜,做好防护措施,避免中暑。


在饮食方面,因天气炎热,需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可以满足人体所需的营养,并补充因排汗而丢失的钾等矿物质。如果感觉炎热、出汗,可以适当饮用消暑的酸梅汤。



酸梅汤含乌梅、甘草、丹参等中药材,能酸甘化阴,生津补液、滋阴补血,适合易出汗、伤津的高温天饮用。


民间谚语“处暑酸梅汤,火气全退光”道出了它的妙处。


乌梅酸涩生津,是解暑润燥的能手;

山楂消食开胃,能提振被暑湿困住的脾胃。


两者富含的有机酸,能有效缓解疲劳、消暑提神,并有助于维护血管健康。辅以陈皮等药材,更能健脾化湿,理气和中。


▲点击图片即可选购  广告


酸梅汤的精髓在于“酸甘化阴”(乌梅之酸+甘草、冰糖之甘),能温和地生津润燥,养护娇肺;同时清解余暑,调和身心。


此时“秋老虎”肆虐,湿热交蒸,燥气初萌。一碗汤中,乌梅生津防燥,山楂消食解腻,陈皮祛湿醒脾,巧妙调和“热、湿、燥”三邪。


▲点击图片即可选购  广告


最近有不少朋友在后台咨询李良济的酸梅汤如何选购,现在大家点击图片即可线上选购了!


助力大家顺时养生,李良济酸梅汤还推出优惠活动,29.9元2包,活动时间即将结束,赶快点击图片选购吧!


▲点击图片即可选购  广告


2

祛湿健脾


在三伏天,大家喜欢吃冰凉水果和冷饮,这些都会导致湿气蓄积,加上不爱运动,湿气残留在体内无法排出。


中医认为“脾土生肺金”,脾胃虚弱肺也会跟着虚秋冬就容易生病。因此这段时间也要注意祛湿建议,以方便可让身体舒适,另外一方面,提前调养好脾胃也能为秋冬进补打好件事的基础。


饮食应注意养护脾胃,应适当多吃山药、芡实、小米、赤小豆等祛湿热、健脾和胃的食物,同时为了防秋燥引起“上火”,可适当添加桑椹、银耳、梨、藕、蜂蜜等滋阴的食物。


▲点击图片即可选购  广告


健脾祛湿,比较经典的就是“四神汤”,但是喝过四神汤的朋友,多多少少都会感觉四神汤过于干燥,比如或出现便秘。想健脾祛湿,同时又想防燥,推荐直接选择李良济的五指毛桃茯湿膏!


李良济的五指毛桃茯湿膏,参考经典祛湿健脾名方四神汤,采用岭南祛湿神器五指毛桃代替芡实,搭配赤小豆、茯苓、山楂、陈皮等对利于健脾祛湿的食材,再配以滋阴的桑椹,让你祛湿不伤身,身体滋润不干燥!


▲点击图片即可选购  广告


3

防燥润肺


出伏后,秋燥开始加重,在加上高温天气,空气湿度下降,人体水分流失加快,易出现燥邪伤身的情况!初秋的燥邪以“温燥”为主,表现为干咳少痰、咽干鼻燥。


初秋防燥,饮食上可以多吃润燥食物:银耳、百合、梨、蜂蜜、牛奶等。减少燥热的生姜、辣椒、油炸烧烤食品等,同时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。


嗓子干、鼻子干的人,如果没有时间每周煮1-2次银耳汤、小吊梨茶和雪梨茶,推荐直接选择李良济的小吊梨茶,每天热水泡水一包,润润干燥的身体。


▲点击图片即可选购  广告


对于收秋燥影响比较严重的人,出现咽干口干、咳嗽有痰的情况,饮食调养的话可以直接选择李良济的枇杷梨膏!


▲点击图片即可选购  广告


李良济参考《本草求原》中记载的经典古方秋梨膏,创新搭配,非遗技艺熬制成便捷的枇杷秋梨膏。


采用道地原材,以秋梨为主,以新鲜枇杷、罗汉果、玉竹、桔梗、薄荷、蜂蜜、苦杏仁等为辅,以期在滋阴润肺的要求下,做到口感清润、更好喝。


▲点击图片即可选购  广告


多种食材以非遗膏方技艺熬制,不添加蔗糖、色素、香精、防腐剂、增稠剂,膏体饱满,滴水成珠。


独立袋装,食用携带都很方便。开袋即食,一次一条,随时润养;泡水饮用,口感清润舒爽,嗓子也会变得舒服起来~


初秋润养季,李良济枇杷秋梨膏还有特别活动,59.9元2盒,活动即将结束,现在就点击下方线上抢购吧


▲点击图片即可选购  广告


4

收敛阳气


夏天阳气足,很多人在三伏养阳,但是光补了未转化成可没用,我们还得把阳气收到身体里储存起来为打好过冬基础。如果这个收的动作不到位,那可能大部分春夏的阳气,都白养了。


这个季节可以调整作息和艾灸理疗,把阳气收回身体,让能量“存进”身体的银行。


泡脚+早睡 锁住阳气


早睡不分季节,尤其对底子虚的人来说,既可以保护阳气,也可以减少气血的消耗。所谓早睡,最迟也需要子时入睡,也就是23点前。


睡前泡脚也是很好的收敛阳气的方法,同时还可以驱寒,如在水中加入生姜或艾叶等,可以起到补阳祛寒、促进气血循环的作用。这个时间泡脚的话可以直接选择李良济的泡脚方


▲点击图片即可选购  广告


艾灸适当补充阳气


身体弱,体寒的人,应适当艾灸补充阳气。此时缓缓艾灸,补阳的过程中,身体的正气会重新调动起来,阳气提升,就有能力和病邪进行抗争,秋冬季节才不会经常出现感冒、咳嗽或者手脚时常冰冷的症状。


居家艾灸重点艾灸肾俞、命门、太溪三大穴位,每个穴位灸10~15分钟,可以帮助你过好秋冬!  


你也可以来到李良济理疗馆,在中医辩证后,针对性选穴艾灸,驱寒温阳,为身体补补能力,提高体质,健康度过这个“多事之秋”!理疗馆有雷火灸、木盒灸、机器人艾灸,帮您温阳驱寒,点击下方即可线上团购,线下体验~


▲点击图片即可选购  广告


8月即将结束,对于怕热的小伙伴来说,这个月无疑是一场难熬“烤验”,而今年更凶的秋老虎让这份炎热更加漫长!


湿气重、闷热、燥邪,在这个秋老虎异常凶悍的季节,但愿以上的方法能帮你守护好自己,健康平安躲过这个“多事之秋”!